《大衛·劉易斯模态實在論研》
作者: 編輯: 審核: 發布時間:2024-11-23 查看次數:522
《大衛·劉易斯模态實在論研》2023年于西南大學出版社出版。
作者簡介:劉張華,男,安徽甯國人,南京大學哲學博士,伟德首页官网副教授,兼任鹽城市邏輯學會副會長。主要研究方向力邏輯哲學與法律邏輯。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江蘇省教育規劃項目各一項,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項、一般項目多項,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。參編江蘇省重點教材一部,參與翻譯著作一部。獲得江蘇省邏輯與思維科學優秀成果獎多次。
主要内容:現代模态邏輯是克拉倫斯•歐文•劉易斯(Clarence Ivring Lewis)于20世紀初創立的。在他建立S1-S5五個模态系統之後,如何确立模态邏輯的語義學及其合法性,一直是當代模态邏輯學家們力圖解決的問題。20世紀五六十年代,克裡普克等人創立可能世界語義學之後,模态邏輯的地位和價值才逐漸得到學界的認可。在這之後,模态哲學家們逐漸加人對“可能世界”這個概念的研究隊伍,并提出了一些競争性理論,大衛•劉易斯的模态實在論就是其中之一。在這些理論的競争中,大衛•劉易斯的模态實在論因為不符合直觀而被衆多學者批評,處于不利的競争地位,但迄今仍保持着頑強的生命力。本書試圖表明,以往對劉易斯的模态實在論的批評,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對其模态哲學思想的誤視與錯解,也與其理論表達上的特點與缺陷相關。通過正本清源和比較分析,系統而融貫把握劉易斯的模态哲學思想,可以凸顯出其優于其他模态哲學理論的合理之處,從而發揮其應有的解題功能。
劉易斯的模态哲學思想主要是其模态實在論。模态實在論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:可能世界理論、對應體理論和歸結主義方法。此外,劉易斯的模态哲學思想還包含了其對反事實條件句的分析,它是可能世界語義學的應用理論,但在深層中也涉及對模态實在論的應用。